服务热线:+86-510-80628100对于工作压力高于30 MPa的高压液压缸,铸钢件内部质量难以满足设计的承压要求。经分析,铸钢件缸体在铸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非金属夹杂物,夹杂物会降低钢的力学性能,尤其是对韧性的削弱作用较大。且铸钢件内部还存在不可避免的气孔、砂眼、缩孔等微小铸造缺陷,在使用时由于振动产生的应力、材料的疲劳极限及缸体内部应力释放等因素,缸体内部缺陷会逐渐扩散至表面,产生裂纹。
为了减少这种内部缺陷,采用锻造方式制造缸体是比较理想的选择。锻造优点是锻件内部微密组织比较均匀,性能高于铸钢件及焊接件。与铸钢件相比,锻钢件金属纤维组织连续性、致密性、机械性能及使用寿命均更好,但缺点是锻钢件不能完全锻出缸体内腔形状,对于大型缸体,锻件毛坯重量约为3~4倍的工件净重,因此制造成本非常高。而锻焊结合的方式不但能够使缸体具有锻钢件的组织结构,又可以减少锻钢件毛重,是一种优化的结构方法。
锻焊结合技术是由锻造筒节经焊接而成一种工件的制造方法。缸体的锻焊结合技术就是将缸体分为缸筒和缸底两部分,分别采用锻钢件,经粗加工后,再焊接在一起,进行精加工,最终得到的缸体具有较好的组织结构及机械性能,又能降低制造成本。
这种技术的制造难度主要集中在坡口焊缝质量上,对于厚壁锻件焊接,坡口设计为窄间隙小角度坡口焊接形式,须采用专用窄间隙焊接设备完成,且需在坡口反向进行清根处理,去除焊接根部的缺陷。通过采用一种凹形垫板免清根的坡口焊接形式,再结合自动埋弧焊,调整焊接角度位置,从而完成窄间隙坡口焊接,严格控制焊前预热温度、焊接层间温度和焊后分层退火缓冷的方式,再通过加工去除焊接底部容易出现气孔、夹渣、裂纹等缺陷区域,缸体内外焊缝区域表面进行磁粉探伤检验,无裂纹缺陷,保证了锻焊结构缸体的制造质量。
压力测试结果表明,当压力为42 MPa,保压时间30min时,缸体无泄漏发生,证明满足设计要求。
该缸体结构及制造方法可推广应用在大型厚壁合金钢锻件的焊接中,用以替代窄间隙焊接专用设备。采用自动埋弧焊接,可以保证焊接质量。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